7月15日
勤勤恳恳服务六十余载
源源不断保障市民用水的
第一水厂
完成历史使命
“光荣退休”!
随着萧山迈入“亚运时代”,为配合博奥路南伸工程需要,助力城市基础建设,第一水厂面临停运与拆迁。自去年9月厂区拆迁评估工作结束后,第一水厂停运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。而它的停运,也并非简单的关停泵机、拆除厂区,而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。
第一停水停运事件展示:6月16日,第一水厂试停运测试;6月21日,第三水厂西侧出厂管DN1600与第一水厂原水管联通;6月24日起,完成第一水厂原水管切换并进行冲洗;7月12日-15日,第一水厂满负荷运行支援第二水厂割接停产;7月15日23时,第一水厂关停所有泵机;7月21日凌晨,第一水厂原水管与清水管联通;7月28日,第一水厂完成原水管冲洗工作。
为确保第一水厂停运后全区供水正常,供水公司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,从水质安全、水量压力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论证。公司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,各司其职,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,圆满完成第一水厂停运任务。
第一水厂作为此次停运的实施主体,从6月16日试停运测试开始,全体当班人员连续奋战数周,无论是因公忘私、通宵达旦的厂区领导,还是临近退休仍坚守岗位的一线员工,都打起“十二分”的精神,严格执行根据公司指令及既定方案,不断调整水厂运行状态,站好最后一班岗。
水质科前期攻坚克难,完善小试方案,有效指导原水管冲洗消毒等生产性试验。周末加班加点驻守水厂,为DN1200原水管功能转换工作保驾护航,同时积极配合水厂化验员做好臭和味、浊度等9项重点水质指标检测,第一时间为水厂降氯减矾提供技术指导。
运管指挥中心作为第一水厂停运前各水厂水量调节的指令部门,在发出每一道指令前,都需要进行细致周密的水量核算,同时还要预测可能产生水质问题的区域及制定应对方案,保障停运期间供水安全稳定。
抢修中心积极发扬不怕苦、不怕累的精神,前期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方案研讨会多达20余次,提出多项可行性建议,后期全程参与原水管冲洗的阀门启闭操作,期间为保证方案按照既定计划实施,连夜对突发破损水管进行抢修作业,争分夺秒,尽显供水铁军风采。
管网管理科积极克服工程前期问题,提前筹划、精心准备、主动对接,高质高效完成第三水厂出厂管与第一水厂原水管的连接,为后续第一水厂停运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生产技术科高度重视第一水厂杭齿泵站迁改工程,参与第一水厂关停方案的拟定和论证,牵头杭齿泵站的整体迁改工作,明确新建泵站的供电方案,并且对第一水厂可利用设备进行评估调拨。同时在新建泵站应急保障、设备选型、施工安全等多个环节进行精准把控,保障迁改工程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。
第一水厂停运拆迁工作的圆满完成,也得益于集团和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,集团领导曾多次至第一水厂开展调研,并对后续工作的开展进行现场指导和要求部署。同时,从前期方案制定到后期实施推进,第一水厂停运工作都得到了集团生产技术部、工程项目部等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。
作为萧山第一个自来水厂,第一水厂于1959年开始筹建,1961年简易供水,当时日制水能力2万吨,承载着萧山片区最早的自来水输灌业务。从建厂至今,经过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造,第一水厂逐步达到10万吨的日供水规模。如今,第一水厂主供萧山老城区用水,以及高峰供水期间辅助其他各水厂。
时光流转,岁月变迁,第一水厂承载着老一辈萧山市民的记忆,它既是萧山供水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,又是萧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见证者。如今,它圆满完成历史使命,“光荣退休”!
美丽的第一水厂,见证过一甲子的历史,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,岁月流转,唯初心不变。最后,感谢每一位坚守第一水厂、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供水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