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
员工天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员工天地

春天的仪式感

春天的仪式感,非清明果子不可。

在家乡,艾草俗称“青”,清明果子就叫“青圆子”。三月初到临近清明,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。艾草为皮,春笋为馅,这两样最春天的食材凑在一起,春天才算是圆满了。   

做青圆子是全家出动的大事。孩子们早早被打发出去扚(di)青,田埂地头,叽叽喳喳,好不开心。明前的青最好,碧绿绿嫩生生的,摇曳在春天微暖的阳光下。以篮子计算,一般需要两篮。家里也早有准备。妈妈拿出前一年便存着的红豆,浸泡,煮红豆炒豆沙,这是甜口味的。爸爸从地里挖来新鲜的春笋,妈妈取下年前便腌好的猪肉,肥瘦各半,买些豆腐干,配点自家做的雪里蕻,切得细细的,用猪油炒出香味来,这就是咸口味的。每每馅料炒好的第一口都是我来尝,淡不淡,够不够甜,我的口感决定着这一年青圆子的内在质量。

    两大篮青拎回家,洗净,焯水,然后放置一旁。吃了早晚饭,开始全家包青圆子。揉粉是项大工程。先由专业人士妈妈来,把青剁成细细的绒,煮开,和粉基本揉匀,接下来大力士爸爸上。男人的胳膊有力气,要把十来斤糯米粉充分的揉和。粉揉得好,青圆子吃起来才会又软又糯又韧性十足。

    咸口味的青圆子,只需要包馅后搓圆就好。妈妈把粉团一个个分好,按出一个深碗的形状,然后交给我。兜两勺咸肉笋丁菜馅,收口,搓搓搓,圆了,垫上一张提前洗净剪好的笋壳叶(孩子们的工作),放在蒸笼里。要按秩序,不能随便乱放。包着包着,趁妈妈不留意,舀一勺馅倒进嘴巴里,那滋味,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……搓好的青圆子顶上揪个小辫子,那就是甜口味豆沙馅的。总体比例就是咸二甜一,大家都喜欢吃咸的,甜的给老人备着。

    大灶烧起来,百来个青圆子已经就位,满满两蒸笼,接下来就是爸爸的工作啦。旺火烧开几分钟后,青圆子的味道慢慢就能闻出来了。等到香气浓郁到咽口水的时候,我们已经全部围拢在灶旁,急切想吃的渴望全在盯着蒸笼的眼睛里。妈妈拿着夏天用的大蒲扇也来了。十五分钟到了,一掀锅盖,热气腾腾,香气四溢,云遮雾绕中妈妈已经快速把蒸笼抬到通风的地方,然后大蒲扇快速地扇动,据说这样凉下来的青圆子才会表皮发亮,样子好看。孩子们不停吸溜着鼻子,把这香气吸到五脏六腑里,一个个寻找自己搓的圆子,要是看到个露馅的,必定笑得前仰后合,一准先吃掉它。

    温度降得差不多了,妈妈先拿起六个青圆子装到盘里,放好,这是要祭祖用的。然后我们才可以大快朵颐。软糯咸香的青圆子,连吃两个不过瘾。每年的这一晚,几乎都要到十点之后才能睡,一定要吃到心满意足才睡得着。

    第二天,一大早起来,一碗一碗往左邻右舍家送青圆子。“你家的青圆子真绿啊!”,“韧性十足,做得噶好!” 得到这样的夸奖,往往让我走路都装了弹簧似的。乡里乡亲,谁家做了青圆子,都会挨家分送。所以,虽然一年里家里只做一次,却是能吃到好几次。

    春天就在清明果子的香气中慢慢过去了……

而今,每一年,我们延续这“春日盛事”,让俏生生的绿色沿着指尖生长,把春天一口吃到肚子里。

 

作者:污水公司 高旦